牙膏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牙膏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新闻】合肥开拓进取提升三农新境界霹雳薹草

发布时间:2020-10-19 05:28:00 阅读: 来源:牙膏厂家

合肥:开拓进取提升三农新境界

农业,这一亘古不变的产业,在庐州大地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巨变。

近年来,合肥市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统筹城乡发展大格局中抓谋划、推建设,一批在全国、全省有较大影响的先行先试之举在这里“诞生”,形成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和活力。在徐徐展开的这幅灿烂辉煌的现代农业发展图景上,闪亮着一组组令人激动的数字:

——粮食生产实现“十年增”,连跨200万吨、300万吨两个历史性台阶,粮食总产由186.6万吨增加到300万吨,增长60.7%。

——农民人均纯收入首破万元大关,达10350元,较上年增长14%,连续6年实现跨千元增长,连续4年超城镇居民收入增幅。

——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在2012年突破千亿大关,成为全省首个农产品加工产业千亿市,总量稳居全省第一。

——乡村旅游蓬勃发展,2013年接待游客1593万人次,实现经营收入13.57亿元。

——全市特色高效农业面积达318万亩,形成一批面积超20万亩、产值超10亿元的特色高效农业产业集群。

——全市农业企业发展突破3000家,加工产值超亿元的企业超200家;合作社总量达2274家;家庭农场从无到有,迅猛发展,突破千家。

……

这是合肥农业农村发展最快、农民得实惠最多、农村面貌变化最显著的时期,这一切就像一粒粒水珠辉映着阳光,折射出合肥农业在“积极构建集生产性、生活性、生态性为一体的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新体系”的新思路下,大步走上了一条生机盎然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先行探路 激发农村发展新活力

在经济社会和农业农村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如何实现农业“二次腾飞”?“理顺农业农村发展中长期纠缠打结的问题,挑断束缚体制机制‘绳索’,才能探索出现代农业发展最清晰的道路。”合肥市委常委、副市长江洪表示。“思想高度”决定发展力度。在“全域合肥”大视野下,市委、市政府坚持城乡统筹和“四化同步”发展战略,打破地域和行政体制分割,敢为人先,力破“绳索”束缚,一系列重大创新措施在农业领域相继实施并“开花结果”:

——树牢政策“风向标”,破解政府扶持机制不健全问题。自2008年以来,合肥市先后出台了涉及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改革等相配套的政策文件50多个,连续6年制定出台了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若干政策,与新型工业化、现代服务业和自主创新政策构建了现代农业发展共享平台,奖补项目涵盖全产业链达200余项,政策扶持力度和覆盖面位居全省首位及全国前列,在全省率先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支农政策体系。2008年至2013年市财政累计投入农业产业化奖补资金15亿元,带动工商和社会资本投入现代农业发展超过1000亿元。

——立足土地之“本”,破解产业如何规模集聚和土地如何集约经营的问题。构建了土地流转“1 N”政策体系,在全国首创了万亩土地整合整治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模式,在全国省会城市率先出台工商企业流转土地准入管理和服务制度,在全省率先建成了市县乡村四级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实现乡镇全覆盖,同步推进农村五大社保体系建设,保障农民“不失地、不失权、不失利、不失业”。目前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250万亩,流转率达50%以上,农业规模经营面积突破300万亩。

——丰羽资金之“翅”,破解资金短缺掣肘农业发展的问题。在全国省会城市率先出台 《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指导意见》,创新支农政策扶持机制,构建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资为主体、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经营投入机制。截至2013年,全市建立涉农融资性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共139家,各类涉农贷款余额突破700亿元,先后为180家农业企业解决贷款47亿元。

——活化产权之“能”,破解土地经营权市场化流转增值缺平台的问题。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农村产权资本化增值功能,建立全市“三级联动、一体建设,分级交易、统一规范”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体系,试点推进8类农村产权市场化交易和资本化增值。今年以来仅市级平台就交易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林地使用权面积1200亩,成交额2682.7万元,增值174%。注册土地流转合作社179家,入社土地19万亩,其中土地股份合作社5家。

——筑牢服务之“基”,破解农业经济发展服务缺位问题。深化农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全国省会城市组建了首个综合性、全面性农业站所——合肥市农业经济技术监督管理总站,构建了市县乡三级涵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农技推广的基层公益性农业管理服务新体制,探索推进乡镇农技综合服务管理机制创新。建立健全农超、农校、企银等对接服务长效机制,为各类经营主体提供良好发展环境。

合肥创新之举引起了全国广泛关注。6年来,国家农业部、发改委和省委、省政府先后在合肥市召开了全国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全国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建设、全国农民合作社信息化建设、全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等工作现场会,全国农业科技教育工作会议和全省农业产业化“532”提升行动、全省新农村建设现场会等,合肥农业经济综合发展能力和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引领全省,一些关键领域的改革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跨越发展 开创现代农业发展新局面

“只有解决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使土地、资金、人才、技术等各种优质生产要素迅速配置到农业生产中,才能有力地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合肥市农委主任何杰说。

合肥顺应城乡一体化加速发展大势,围绕破解“谁来经营、怎么经营、要素如何集聚、资源如何保护与利用”等一系列现代农业发展关键环节上的难题,以创新农业经营机制为突破,以“集中、集聚、集约”发展为导向,以“全产业链”发展为牵引,深入实施“生产、经营、主体、要素、功能”五个转型和“龙头集聚、产业集群、开放驱动、项目带动、创新推动、合作联动”六大战略,创新“多元主体”活力释放机制和“统融联合”合作机制,走出了一条具有合肥特色与“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相适应的现代农业提升发展新路子。

——关键词:优布局。坚持“四生融合”(生产、生活、生态、生物),着力“五化联动”(规模化、园区化、农场化、合作化、生态化)和“产、园、村”一体规划建设,不断优化“环城”“环湖”“环机场”“沿山”“沿岭”“沿路”的“三圈两区一带、三环三沿”农业功能区产业布局,引导农业产业、经营主体加速向功能布局区集聚发展。

——关键词:调结构。稳定粮食生产,深入实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现代农业建设十大行动,大力推进特色、高效、规模、园区、加工、生态等十大农业扩规模上档次,建立了“稳粮、扩菜、强畜、兴生态、重加工”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四城区农业全部实现 “融城发展”,“一村一品”特色村达448个,设施农业面积突破46万亩,全市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瓜岗圩藕、蔬果并进、山岭茶竹、特色鲜明、种养并举、高产高效、三产融合、集群发展”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合肥成为全国“淡水龙虾之都”“坚果炒货之都”和知名的草莓之乡、蔬果之乡及苗木之乡。

——关键词:培主体。建立健全户转场、场转社、社转股的梯度发展机制,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创”新发展家庭农场,在全省实现工商注册、服务标准、示范认定、政策扶持四个率先破题,目前总数达1434家,总注册资本达近6亿元。“提”升发展农民合作社,坚持“提存量、优增量、壮总量”,全省率先破解合作社联合社工商注册问题,组建以一批集“产销、土地、信用”三位于一体的农民合作社,入社农户达43.5万,占全市农户比突破70%。“壮”大企业集群,坚持“引外龙、扶强龙、培小龙、育新龙”四措并举,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647家,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农业企业320家,形成了一大年产值超10亿元的大型龙头企业集团和“效益百万、经营千亩、服务万户”的龙头企业集群。 “健”全社会化服务组织,大力发展“主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运作市场化”的社会化农业服务组织,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突破3000家。截至2013年底,全市机耕统一作业面积达1008万亩次,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68.2%,植保统防统治面积234.8万亩。

——关键词:提加工。深入实施农业产业化 “双千亿”跨越发展行动和农产品加工业“千百十”工程建设,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千亿元,加工产值破百亿元的县(市)达5个,先后把“一只小鸡”培育成安徽最大连锁快餐企业“老乡鸡”、“一颗小种子”培育成全国“育繁推”一体化著名企业“丰乐”和“荃银高科”、“一袋小杂粮”培育成国内最大粗粮食品产业化企业“燕之坊”、“一条小鱼”培育成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富煌三珍”等。

——关键词:重安全。大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实行“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强化农资市场监管。截至2013年拥有国家地理标志7个,三品认证总量达672个,均位居全省首位,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299个和无公害生产面积84.6万亩,农产品抽样检测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全市没有发生一起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关键词:建园区。大力推进各类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国家和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实现县市全覆盖,市级各类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发展到40个,面积突破200万亩;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入园率达65%以上,超百亿的园区2个,现代农业园区的承载和引领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关键词:兴生态。按照“生态、规模、高效”发展要求,坚持以产业改善生态和以生态带动产业,突出“环湖”、“山岭”等区域,加快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建设美丽田园。环湖水生蔬菜面积突破20万亩;共累计实施六批1098个环巢湖生态农业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241.52亿元,截至目前,已完工828个,占74.41%,已完成投资69.47亿元;实现了以大项目集群建设催生生态产业大发展。

——关键词:扩开放。先后引进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以及国家级龙头企业和上市公司35家,引进战略投资龙头企业46家,“外、大、高、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聚度位居全省首位。6年来,全市农业招商引资项目664个,总投资796.18亿元;实施农业产业化项目2472个,总投资1742.76亿元,蓄力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关键词:强科技。在全省率先完成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任务,建立了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推广、农业人才培养、农业农村信息服务四大体系。突出加强现代种业发展,合肥种业研发和市场竞争力位居全国前列。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农业企业25家、科技创新型企业44家;150家农业企业建立农业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建立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16个,年均培训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性技术达60万人次;农业科技贡献率近60%。

——关键词:促联合。创新建立以农业企业为龙头、农民合作社为骨干、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为基础、产业和产品为纽带、集利益联结、要素融合、互助共赢、联合发展为一体的现代产业联合体,打造农业产业化经营升级版。目前,全市粮油、蔬菜、养殖、种业等7大产业联合体呈现出多主体联合、多领域跨界、多要素融合、多方式合作的快速发展态势,数量突破100家,生产经营面积突破50万亩,全市农业产业化吸纳从业人员25万人。

攻克难点建设农民美好新家园

如何让农村靓起来,让农民暖起来,让农村生活更幸福?合肥不畏难不绕道,始终将一些困扰乡村面貌焕然一新的“痼疾”和难题放在了与现代农业发展打造相同重要的高度,创新做法,剑剑指向问题的破解。

A)场景一。吴大珍是包河区大圩镇“阿庆嫂”农家乐的老板,她算了一笔账:“包河区大力推动‘春色滨湖’旅游节庆活动,饭店每年营业额超过300万元,出外打工一年最多也只能拿回5、6万元。”

这是合肥市创新美好乡村建设机制,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产业取得的成效,一大批乡村成为了“宜居、宜业、宜游”特色村,去年全市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 159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3.57亿元。合肥市美好乡村建设围绕“综合提升”,建立美好乡村“五美共建”机制。一是围绕布局优美重 “塑形”,提升村庄建设水平,制定了美好乡村布点和中心村建设规划体系。二是围绕环境秀美重“换颜”,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省级生态村镇69个,新增绿化村庄1000个。三是围绕产业富美重“固本”,增强产业发展能力,建设了一批特色种养、产品加工、休闲旅游、健康养生等产业名村。四是围绕生活甜美重“提质”,提高农民民生品质,大力实施农村“33 X”民生工程建设,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联通对接。五是围绕社会和美重“凝神”,提高农村社会管理水平,探索推进农村社会管理服务 “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新机制。

B)场景二。长丰县杨庙镇十井社区居民孟凡生是合肥最早的“光伏扶贫”受益者。孟凡生和妻子背部均动过大手术,失去了劳动能力,去年他们家免费安装了3KW家庭光伏电站。孟凡生兴奋地介绍,上个季度他从一卡通上顺利领到了200多元并网电费。

合肥市创新“精准扶贫”理念,将其作为补齐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短板的重要抓手,大力实施 “十大扶贫到户到人工程”,着力解决整家整户整体脱贫的问题;实行“三无”特困户政府“兜底脱贫”,着力解决特殊特困人群积贫积弱的难题;推进村级五大民生基础设施,着力解决贫困区域生产生活基础薄弱的问题;构建了具有合肥特色的“精准扶贫”新常态。首开全国“光伏下乡扶贫”先河并成为全国样板,首批试点建设了105户家庭分布式光伏发电站,目前已并网发电。据测算,1个贫困家庭的3KW分布式光伏发电站,年均发电3000度,预计年收入3000元,成为农民解困和增收的一次投入、长期稳定收益的新兴产业,探索了农村扶贫开发的新路径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扶贫产业开发相宜相长的产业扶贫新路子。

C)场景三。今年,合肥市肥东县桥头集竹塘村的种植大户秦敬中家的900亩油菜,从播种、收割到秸秆还田全部实现机械化。“使用机械收割,每亩需要支付100元,但如果是雇人收割就远远不是这个数。机械收割的同时,还能做到秸秆还田,还能有政府每亩30元的补贴,合算!”秦敬中评价道。

合肥在全国首创秸秆禁烧网格化管理新体系,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机制。跳出禁烧抓禁烧,把秸秆禁烧工作作为惠民、利民、富民工程来抓,变“禁烧难题”为“发展机遇”,“倒逼”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效规模农业,形成了“秸秆禁烧促结构调整,结构调整保秸秆禁烧”的良性互动机制。积极推进还田作肥料等“五料并举”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5%,提升了土壤有机质,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

风光无限好,农业正当时。在党和国家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指引和鼓舞下,现代农业在庐州大地星火燎原,强势崛起,不断谱写着农业文明的优美华章。

( 来源:安徽日报 )

重庆治疗性病

昆明市妇科病医院哪家好

治白癜风医院的地址